好上學,職校招生與學歷提升信息網。

分站導航

熱點關注

好上學在線報名

在線咨詢

8:00-22:00

當前位置:

好上學

>

職校資訊

>

招生要求

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國教育影響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26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好上學整理了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國教育影響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
李娜:不希望我的孩子受中國教育影響

  

  中國應試教育歷來多有詬病,以考試分數為目的的衡量標準,不能完全發(fā)揮孩子應有的學習力與創(chuàng)造力,這也是大多數有條件的家長更希望把孩子送到外國接受教育的原因。專注教育小編此次分享的是網球世界冠軍李娜的關于教育的一些觀點。


  我們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就是“一鍋端”,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讓自己與大多數人一樣,一旦超越了大眾約定俗成的那條界線,就會立刻招來他人的口誅筆伐。許多人都在用教練教給他的生活方式生活,用父母的生活方式生活,唯獨不敢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而我,就像眾多模具中的一個手工制品,掙扎著想要闖出自己的一條路來。因此經常讓大家覺得奇怪:你怎么就那么特殊?你憑什么就那么特殊?我并不是特殊,我只想跟隨內心深處的呼聲生活。


  我曾經對朋友說過:我將來的理想是當個家庭婦女,姜山到哪兒我就到哪兒,這是我理想或者夢想的一種生活方式。但我也知道,完全當家庭婦女肯定會與社會脫節(jié)。我不希望看到自己落后于時代。


  這幾年姜山全身心圍繞著我轉。我退役后,他去哪兒我就會跟著他去哪兒,不一定在武漢。姜山不喜歡小孩。他覺得小孩都太鬧了,但我還是很渴望有孩子。


  當我離開網球場時,我會和姜山討論一些關于未來的規(guī)劃:我們都一直很抵觸將小孩交給父母帶這件事。以前對國外的教育不了解,當我們有機會走出國門,看到國外的小孩的成長環(huán)境和教育方式時,我有一種被震撼的感覺。


  如果將來真的退役有了小孩,我一定是全身心自己帶。小孩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我必須要親手撫養(yǎng)自己的孩子。如果可能,我希望小孩受到與我完全不同的教育,我不希望孩子進學校后受中國教育模式的影響。


  我跟我媽聊天時,她會習慣用這樣一些句式:你聽我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我心里說,那可不一定……當我有了孩子,我不能再用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來教育他/她,我要給他/她足夠的尊重和自由,我要給他/她說“不”的權 利,我要讓他/她擁有自己的靈魂和夢想。在中國做個孩子太難了,競爭者數量眾多,資源有限,孩子們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強,容易產生攀比心,價值觀容易扭 曲。我特別不喜歡這樣的孩子。


  姜山也有同感。他覺得中國人的不自信是產生于家庭和教育,說得再實在一點,都是家庭造成的,因為父母老是告訴孩子要去做什么,什么事情都安排好 了。而且父母們總是采用說教的形式,不停地對孩子嘮叨:“你該洗漱了!”“你該睡覺了!”“學習去!”一切行為都是在大人的約束下形成的,小孩自己就不知 道做一件事情是對還是錯,就造成他的不自信,這是所有中國人都存在的問題,除非父母敢采取放養(yǎng)式教育。


  中國小孩的不自信來自于父母。為什么外國人都比中國人自信?因為老外的孩子都是自己長大的。我們在國外待了很多年,大家都看到外國人怎么帶孩 子,對孩子的主動性從不約束。孩子會覺得,只要不是違法的,或是有嚴重錯誤傾向的,都可以去嘗試一下,比如我今天選擇打網球,或者選擇讀書、打籃球、玩游 戲,他都會很自信地自己選擇,然后去做。


  中國孩子遇事先想“我可不可以做”。這樣長大以后,遇到事情都會根據慣性先問:“這樣可以嗎?行嗎?”這兩種狀態(tài)出來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 讀完大學、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甚至同樣讀到研究生、博士生的孩子,學識也許相仿,但他們的內在修養(yǎng)差別極大,他們以后的發(fā)展也會完全不一樣。


  這種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應該來源于父母,根本不是學校教的。學校教的只是知識。我們小學課本最開始告訴你:愛人民、愛祖國,到大學才教你:不要隨地吐痰。這其實完全是錯誤順序。


  我最恨自己打球時沒有自信,長期在運動隊,集體式的教育,導致自己做任何抉擇時都總在猶豫,沒有自信,不敢肯定這件事做得對不對、做完后會得到 什么結果。運動員們可能更會被這個問題困擾,因為自己要頻繁面對輸贏,從小面對的東西特別直接。教練喜歡通過比較來打擊球員的自信,確立自己的權威地位, 這也是不科學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沒有什么可比性。


  現在我們倆的家里就基本不放獎杯,不放任何關于網球的東西。就是不想以后小孩會有“我媽媽是誰,我爸爸是誰”的優(yōu)越感。我也不會刻意跟孩子說你媽媽原來是網球運動員。


  如果把孩子養(yǎng)在國外的話,我們就必須跟著孩子過來。我們倆想的是,小孩18歲以后自由選擇一切,包括在哪里生活,我們都不會再去干擾他們的人生。


  我們看過王志文演的電視劇《天道》,里面有句話我們很同意:養(yǎng)兒不防老。如果我們要孩子,那一定是因為喜歡孩子,自愿對他盡義務,并不是等我們老了希望他來贍養(yǎng)我們。我們倆的想法是,等我們老了就去敬老院之類的地方,我們不希望給自己的小孩帶來負擔。


  孩子在教育階段,最重要的便是知識的積累與潛能的挖掘,中國填鴨子式的教育只能把孩子教育成為“全才”,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成為天之驕子,專注教育小編覺得,可以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教育方式,外國的教育方式也不完全適用于中國小朋友,相反中國的教育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性??!教育模式的探索與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以上就是好上學為大家?guī)淼睦钅龋翰幌M业暮⒆邮苤袊逃绊?,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標簽:??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間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4 m.mojitoe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聯系我們 | 浙ICP備20230187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