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與傳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與傳說)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2-08-30
在人類漫長而又短暫的歷史中,一直伴隨著對食物匱乏的危機感,所以世界上大部分節(jié)日都與吃有關,端午節(jié)的粽子便是如此。
粽子的起源可以肯定的是粽子的起源跟屈原關系不大,畢竟?jié)M江滿河的播撒食物實在是太浪費了,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么做,倒不如花精力把屈原的遺骸打撈上來好好安葬。
根據(jù)考證,在春秋戰(zhàn)國之前南方的百姓便開始吃粽子了,尤其是主要以稻米為主食的楚越百姓,《史記·貨殖列傳》記載:
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
吃飯自然需要器皿,就地取材用寬大的葉子包裹稻米便是粽子的雛形,時至今日,很多南方地區(qū)依舊保持著這個風俗。用葉子包裹稻米除了簡單方便,還有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
我們知道包粽子用的是糯米或糯小米,其中糯小米在古代被稱為黍(見注釋1),西晉周處所寫的《風士記》記載:
仲夏端五,方伯協(xié)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
北方人稱粽子為角黍,原料是糯小米,這是一個很形象的名字,用竹葉包裹后有了棱角的黍米。
不論是糯米還是糯小米,其實都是植物的基因突變導致米粒中的支鏈淀粉多于直鏈淀粉,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很黏,尤其是變冷或變干以后,幾乎跟膠水一樣。如果直接烹飪或食用會很麻煩,用葉子包裹避免這類煩惱,所以小小的一枚粽子,其實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結晶,也是華夏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粽子與端午節(jié)和現(xiàn)如今祭祀燒香或紙錢不同,古人祭祀先人或神明的方式主要是將最珍貴的食物擺上祭臺,跪拜牌位后再將食物分而食之,一點都不浪費而且還很淳樸,就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祖先后代人吃的如何?因為豐衣足食對于古人來說真的已經(jīng)是十分幸福的事情了。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飲食習俗,祭祀祖先時用的食物也各有不同,楚越之地的百姓祭祀祖先的食物中自然會有常吃的粽子,那么粽子是如何與屈原和端午節(jié)綁定的呢?
吃粽子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之前,賽龍舟的習俗源于戰(zhàn)國時期,而端午祭祀屈原也是楚地百姓的一些自發(fā)行為,將三者強行綁定的是晉朝司馬氏。西晉末年,晉元帝渡過長江,定都建康(南京),并建立了東晉政權。正所謂入鄉(xiāng)隨俗,南渡的西晉權貴不得不開始適應楚越之地的飲食習慣,這其中就包括粽子。
東晉的司馬氏雖然獲得了暫時的安穩(wěn),但一直處于五胡亂華的陰影當中,因為誰也保不準這些人會不會渡過長江天塹,再次兵臨城下,此時曾經(jīng)努力使楚國不被強大的秦國吞噬屈原,就很好的表達的司馬氏的政治訴求。
因此從晉朝開始屈原的祭祀地位被迅速拔高,并將端午這天作為屈原的專屬祭祀節(jié)日,有了專屬節(jié)日,自然少不了專屬的食物,粽子便是從這個時候與端午和屈原進行了強行綁定。同時,出于守護長江天塹的剛性需求,但又不方便大張旗鼓的訓練水軍,假借端午祭祀屈原進行專門的龍舟競賽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遮人耳目的手段。
不過這些手段早已經(jīng)被埋葬于歷史的塵埃當中,當隋唐一統(tǒng),華夏復興后,原先司馬氏的政治訴求早已被人們忘卻,被人們銘記的則是以屈原為代表的愛國之情和端午節(jié)祭祀先人的緬懷之情。
端午快樂也好,安康也罷,相信任何一個在這一天送上祝福的人都不想被“好心”的上一課,節(jié)日只是借口,快樂之后才是傳統(tǒng)。
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