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會伴有哪些行為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27
早戀,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早戀,顧名思義,就是過早的戀愛。早戀弊大于利,會有很多的問題產生,如影響致使學業(yè)成績下降等。早戀常常以失敗告終,很少出現早戀能夠終身廝守的;而有的人卻認為早戀是青少年對男女關系的探索和學習,為將來的戀愛與婚姻作準備,不應強制禁制或壓抑。
生活不能自立,而又比法定結婚年齡小許多的青少年過早戀愛的行為。這是一個尚有爭議的概念。中國大多數教育工作者認為,中小學生中出現戀愛是不符合其年齡特征的過早行為,應該加以制止。
早戀行為的特點可概括為:朦朧性、單純性、差異性和不穩(wěn)定性4個方面。由于青少年常常盲目地模仿成人的戀愛,而不能分清友誼與愛情的本質區(qū)別。所以,大多數中學生認為“早戀無害”,只是寄托一種感情,不以結婚為目的。近年來國外大量發(fā)生的婚前性行為、少女懷孕和少女媽媽的現象,是提出早戀問題的根本原因。早戀產生的根源,主要與社會傳聞和大眾傳媒對性自由傾向的宣揚造成的誤導,家庭和學校缺乏正確的性教育,以及青春期提前等有關。性生理的發(fā)育引起性意識的覺醒,青少年對性的神秘感,激起探索和嘗試的愿望;家長和教師對早戀問題的過敏和一味制止,又會加強他們的逆反心理;在當前信息發(fā)達的時代,中學生從各種大眾傳播媒介接受了大量與性有關的信息,視野急劇擴大,使朦朧的性意識變?yōu)樽杂X的追求。
青少年的早戀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俅_定目標。開始關注某一個異性,默默地思念,這一階段可有眉目傳情、暗送秋波的表示。有些中學生的早戀只停滯在這個階段,成為“單相思”,不敢與自己喜歡的異*往,也會形成情緒障礙,影響正常生活和學習。
②采取行動。中學生異性之間寫情書、遞紙條、贈小禮物等,即是對某一異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時可有約會行為,如一起逛公園、看電影、外出旅游等。
?、垲l繁約會。逐步進入*的比較穩(wěn)定的約會,可能公開化,似乎已經確定了“戀愛”關系。
?、馨l(fā)生性關系。雖屬少數,但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在職業(yè)高中、中專、技校學生中。因認為自己即將走上社會,已經成人,發(fā)生婚前性行為也比普通中學相對多一些。但是,因為現在教育者在性觀念和教育方法上不夠統(tǒng)一,對早戀的界定常有擴大化的趨勢,青春期健康的異*往也常常被扣上早戀的帽子,所以也帶來教育上的困難。例如,中學生自發(fā)的小組和集體活動,是青春期集群性的表現;異性之間的互相幫助和關心,偶然的單獨活動;還有同齡人之間的友誼,青梅竹馬的好友,等等,都不一定是早戀。
許多調查研究證明,青春期健康的異*往對中學生的身心成長是有益的,應該得到支持和理解。減少早戀最好的方法是,提倡和促進中學生主動與異*往,像兄弟姐妹一樣友好和睦相處,使他們對異性的關注和好奇心得到合理的滿足。早戀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關專家認為,在小學高年級和中學開展青春期的性教育,是防止早戀的根本措施。
在西方社會,十幾歲的孩子談戀愛,親吻、擁抱,被視為正常。(何況西方社會本較開放, 異性朋友間擁抱是完全可接受的)只要未有發(fā)生性行為或導致少女懷孕,即使是在較保守的宗教家庭也不會限制十六歲以上的高中生談戀愛的。近年雖有宗教界人士針對未婚性行為提出異議,但提倡的僅是婚前守貞運動, 并非禁止青少年戀愛。事實上在西方“早戀”一詞并不存在, 或許是由于西方的教學系統(tǒng)較寬松,絕大部分西方人對中國學校限制學生戀愛是非常不理解的。在中國舊社會,大都是父母包辦婚姻,雖然有大量的小女婿、少夫妻,也只能稱為早婚、早育。至于戀愛,則是不論何種年紀,都是不被允許的,而不只有早戀被認為是不好了。
標簽:早戀會伴有哪些行為??